發展歷程

Heinrich Ad. Berkemann於1880年來到德國漢堡,這時候的漢堡就和德國其他地方一樣,許多新興事業在德意志的奠基時代崛起。身為一位製鞋旅人,Heinrich從許多製鞋工匠身上習得一身技藝,直至1885年,Heinrich才正式在德國的貿易局註冊他的事業,公司命名為Berkemann,開啟了德國成功創業的歷史之一。

Heinrich當時立志要製造好看,且舒適合腳的鞋子,所以在鞋子的開發過程,對於品質相當要求。然而Henry所生產的第一個矯正鞋墊產品在德國1903年的製鞋貿易展引起轟動,也因此Heinrich的公司成為全球第一個做足弓支撐鞋墊的供應商。

快速發展的關鍵

至此Heinrich的事業快速發展,很快地從一間工作室變成一間小工廠及公司,旗下各種足弓類型的產品前前後拿到拿到不少獎項,並進一步拓銷海外。Walter Berkemann是Heinrich的兒子,也是這家工廠的第一位學徒,自1911年起進到父親的事業體系受訓, 在此之後,Walter Berkemann的弟弟Hans在當完學徒後也加入入族事業。1923年Henry Berkemann過世後,由Walter and Hans接管父親Heinrich的事業,帶領公司走過一戰的戰後過渡期及全球經濟危機。 

盡管中間遭遇各種困難,但也未曾澆熄Berkemann這家公司的抱負及展望,甚至在1932年發行公司自己的報刊Brücke。後來隨著事業擴大,公司遷往漢堡市的另一新址Gerhofstraße,並搬進了一棟有七層樓辦公室的廠辦大樓,而建築物上面嵌有顯目的Berkemann品牌名稱。由於成功結合製鞋技術及行銷技巧,Berkemann在二戰後很快再次興起。

Berkemann的經濟奇蹟

Berkemann成為德國1950年代後的經濟奇蹟之一,其推出的原創系列拖鞋熱賣,印證了該系列是公司成長歷史中銷售,最好的鞋款,在經濟及製鞋方面則標榜著Berkemann已邁入一個新的層面。有賴於原創系列拖鞋的銷售佳績,Berkemann營收因此成長50%,這也讓Berkemann的拖鞋登上無數的廣告看板、報章雜誌廣告及電視。甚至瑞典皇室公主、德國奧運選手、流行歌手及其他名人都曾穿過。

除了Berkemann的原創拖鞋(Original)外,1964年後所開發的托夫勒鞋木底鞋(Toeffler)也成為Berkemann的經典鞋款,這款鞋的厚底是由白楊木製成,能為足部帶來最佳的最舒適的狀態。

更多的生產據點

根據統計Berkemann內部統計,到了1970年,Berkemann已經賣出超過2500萬雙拖鞋,而當年也正是Berkemann在普法茲(舊地名,位於德國西南邊)成立新的公司,這是Berkemann首次在漢堡市以外成立新據點。由於原創拖鞋和托夫勒鞋木底鞋大賣,所以之後在奧地利及拉丁美洲等地開拓更多的產線以增加產能。

1980年代,電腦科技逐步導入日常工作及生活,也應用在Berkemann的生產,而Berkemann的Haribo托夫勒鞋木底鞋重量級廣告也孕育而生。Berkemann攜手與其商品同名,全球最大軟糖公司-Haribo,推出1.5公斤的托夫勒鞋木底鞋罐裝軟糖,讓Haribo托夫勒鞋木底成為繼原創脫鞋系列後,第二大行銷成功的鞋款。

設立新據點

Berkemann久經考驗的產品獲得客戶的青睞,而Berkemann則持續維繫客戶對於產品的信任、持續開發新市場、推出創新產品,並帶領這個有悠久傳統的德國品牌從21世紀脫穎而出。

Berkemann於2010年的週年慶,在德國漢堡總部慶祝邁入125週年,並邀集600位賓客見證歷史。Berkemann不斷茁壯精進,例如2010年的夏天,就投資大約130萬歐元添購PU發泡鞋底的設備,因為Berkemann希望持續朝生產一條龍的目標邁進。

2010年這個重要的一年, Berkemann宣布與Solidus合作。Solidus位於德國巴登-符騰堡州的圖特林根,這家公司擁有悠久的歷史,可以策略性地強化Berkemann的中期市場定位。兩家公司雖然合作,但各自保留自己的品牌,彼此相輔相成,例如,在生產鞋底方面,可以聯合採購材料,並進一步增進雙邊品牌的曝光度。2011年底,Berkemann進一步收購了一家位於下薩克森洲的潮鞋品牌-MARC,自此,這三個品牌同屬於Berkemann集團的事業。

溝通平台的建立

Berkemann 2012年舉辦一場舒適鞋的研討會,目的希望可以在舒適鞋的領域創建一個溝通平台以交換意見、人脈,這場為期2天的研討會的簡報內容和贊助計畫都主要鎖定專業鞋、矯正鞋及健康鞋產業的公司負責人、管理階層、決策關鍵人物及主流媒體,而這場研討會爾後被視為這個產業的重要既定活動.現在每年都會在圖林根州的Bio Seehotel舉辦。